簡婷
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
在"雙碳"目標下,零碳園區作為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載體,正從政策藍圖加速邁向落地實踐。國家層面政策密集出臺,地方試點項目不斷涌現。本文將系統梳理零碳園區的建設背景、標準與案例,為園區低碳轉型提供參考。
1、“零碳園區”的建設背景
2020年9月22日,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,中國力爭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。我國工業領域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能源消費量的2/3,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量70%以上。隨著“雙碳”目標的提出,工業、能源、建筑等重點領域亟需加速減排。園區作為產業聚集地,成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抓手。零碳園區是指通過規劃、設計、技術、管理等方式,使園區內生產生活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“近零”水平,并具備進一步達到“凈零”條件的園區。
2、如何建設“零碳園區”
2.1 政策支持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,零碳園區建設已成為實現"雙碳"目標的重要抓手。要推進零碳園區的申報建設,必須準確把握政策要求,了解建設零碳園區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任務。建設零碳園區需要滿足以下4方面基本條件:一是建設主體為省級及以上開發區,視情可拓展至近年來新建設的省級新興產業園區或高新技術園區;二是建設范圍可以是園區整體,也可以是有明確四至邊界的“園中園”;三是園區應在能耗和碳排放統計、核算、計量、監測等方面具備一定基礎;四是園區應在3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、環境事故或其他社會不良影響事件。節選自—《項目謀劃|零碳園區建設正當時:政策脈絡、實施標準與地方探索》
2.2 市場需求與行業痛點企業降本與能效提升需求:工商業領域的用電成本在持續走高,像電價上調、需量電費帶來的壓力等情況,促使企業借助微電網來實現 “削峰填谷” 和 “峰谷套利”,降低基礎電費。新能源消納與供電可靠性挑戰:新能源(如光伏、風電)間歇性問題導致利用率低,微電網通過儲能配置與智能調度(如預測算法)提升消納比例。多元化收益模式驅動:微電網通過參與虛擬電廠、碳交易等新興市場獲取收益。政策紅利釋放,如綠電交易、碳積分試點,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。
2.3 降低長期成本,提升經濟競爭力
能源成本下降:依賴可再生能源(如園區自建光伏屋頂)可減少對傳統電力的依賴,規避化石能源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風險;
碳資產收益:通過減排產生的 “碳信用” 可在碳市場交易,成為新的收入來源;
3、安科瑞解決方案:從 “監測” 到 “優化” 的全鏈條賦能
安科瑞基于 “設備層 - 平臺層 - 應用層” 的三層架構,構建零碳園區整體解決方案,實現能源流、碳流的全流程可視化與智能化管理。
(1)綜合能碳管理系統,讓 “碳賬” 清晰可管
通過覆蓋園區主要用能企業的監測網絡,實時采集電、水、氣等能耗數據,結合碳排放核算模型(符合 ISO14064-1 標準),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。系統支持 “范圍一(直接排放)、范圍二(間接排放)” 全覆蓋,可追蹤柴油燃燒、外購電力等關鍵排放源,為碳減排措施提供數據支撐。
(2)微電網智慧管理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
針對園區分布式能源(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等),安科瑞微電網管理系統實現 “源網荷儲充” 協同控制:
光伏優先自用,余電儲存在儲能系統,避免棄光;
峰谷時段智能充放電,低谷充電、高峰放電,降低電費成本;
防逆流保護功能確保新能源發電不反送電網,規避考核風險。
(3)虛擬電廠聚合,激活分布式資源價值
通過聚合園區內光伏、儲能、柔性負荷(如空調、照明),構建虛擬電廠系統,參與電力市場調峰、需求響應等服務。例如,在電網負荷高峰時,系統可自動調節空調溫度、降低非必要負荷,獲取調峰收益;同時,通過綠電交易平臺對接,實現綠電消納與價值變現。
(4)智能硬件支撐,筑牢零碳基礎
從電能質量監測裝置(APView500)、防逆流保護裝置(AM5SE-IS),到微電網協調控制器(ACCU-100)、直流電表(DJSF1352-RN),安科瑞提供全系列硬件產品,確保數據采集精準、控制響應及時。其中,光儲直柔系統通過直流配電減少轉換損耗,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。
(5)碳排放管理,專業機構符合性認證
4、從方案規劃到實際落地,安科瑞以技術賦能園區零碳轉型
若您的園區正受困于能源管理模式粗放、碳排放核算缺乏有效方法、新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難題,歡迎與我們取得聯系,獲取為您量身定制的專屬解決方案。零碳轉型并非可做可不做的選擇,而是時代發展下必須完成的使命。安科瑞愿憑借專業技術為支撐,與各園區深度合作,攜手描繪綠色低碳發展的全新藍圖。
上一篇:沒有了
掃一掃 微信咨詢
©2025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滬ICP備05031232號-79 技術支持:智慧城市網 Sitemap.xml 總訪問量:245814 管理登陸
電瓶車充電樁禁止非法改裝